大家好,我是角爸。
睽違了幾個月,升上水面來打個招呼,順便交代一下我和角媽的近況。
說來很尷尬,當初創建這個粉專,是基於分享角媽BPD的心路歷程,以及陪伴者的經歷,一方面做為記錄,二方面也達到了寫下來就抒發了的效果,當然三方面就是分享,讓其他人能夠有機會能看到這個可能性與這樣的故事。
然而時至今日,我和角媽在第四階段已經10個月(從2020年8月算起),發展到這裡,不論是我或是角媽都已經是越來越趨近於平凡人的狀態,也就是雖然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幾個驚險的時刻,但因為過去的練習與這幾年來我們對於彼此的相處默契,我們算是都順利度過了那些情緒高漲的緊張時刻,甚至不那麼深刻到讓我想要馬上在修復好的隔天來寫文章。而這樣的平凡日子,開始讓我有一種「不好意思」的感覺。
不好意思我們好像沒什麼好分享的了,對於這裡。但說實在話,角媽算是痊癒了嗎?我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嗎?這些都不是我想要表達的「平凡」的定義。
所謂的平凡,就是生活中還是有情緒上的起伏,還是有開心跟難過的時刻,但就不再那麼的極端與戲劇化,取而代之的就是處理,然後沒事,然後繼續過日子。這就是平凡。
最近一次,或是最近幾次的事件,詳細的過程已經記得不這麼清楚,但我記得的是我們彼此的行動。
角媽自然是發生事件會不高興,會情緒上來,但是現在暴怒到失控的情況已經少之又少,取而代之的她會先沉默,然後我很自然就會稍加安撫,有一次角媽到了一個臨界點,就去搥櫃子門,半夜,蹦的一聲很大聲,角爺和角奶也出來關心,我說「你們先進去,我會處理」。然後我先停下手邊的事,問角媽「妳還好嗎?」「心裡在想什麼?」「(心裡)發生了什麼事了嗎?」這時角媽是站在離我一段距離的地方,我是坐在沙發上用原本的姿勢轉頭的說,並不是用過去那種專門針對BPD所使用的極度呵護與溫柔的姿態,而是變得日常又一般的老公的模樣,但我語氣還是平和的。
我問了好幾個問句,角媽還是站著生氣著沉默著。我也停著。約莫有三分鐘的時間,然後我繼續說一些引導或誘發她說話的句子。「妳先說說看,是不是XXX很不好,還是妳覺得XXX怎麼怎麼?」因為已經相當熟練不用「暴力式修辭」,所以這些問句都相當避免掉任何貶意與暗諷的可能性,就是平和與溫順的詢問她在想什麼。
當某個句子對了,角媽就開始說話了。然後,然後就沒有然後了,事情就這樣結束了。
因為當角媽開始說她的壓抑與心情之後,後面就是回到位置上,我抱抱她,然後又繼續閒話家常,或是玩我們的手機遊戲。
這就是相當枯燥無味,平淡無奇的,我們的「與BPD相處的第四階段」的人生。
這也是我覺得很尷尬,我們的生活好像已經沒什麼足以分享的,但卻又是基於我們過去努力得來的成果,這樣的成果發表。就好像很多科學發明或是重大發現,最後看來好像也沒什麼,但過程都是驚心動魄且戲劇性十足的好戲一般。
但不得不說,角媽她自己的練習也算是到了一定的程度與基礎,已經能夠在盛怒之下控制好自己的脾氣,也對於許多事的看法拓展了其他的角度,以及伴隨了一些心智上的更加成熟,所帶來這樣美好的生氣狀態──成熟的憤怒方式。
真心來說,角媽還是有陰暗面,比方說她會說「算了,我忍一忍就好了吧。」「這件事我忍下來就會過去了吧」,也就是說角媽並不是用明朗正向的角度,來放下跟控制她的極大的憤怒,是用另一種角度,這點和我不同,但沒有好壞之分,也沒有對錯之別,因為她用了自己能夠懂,能夠處理的方式,來形成自己的成長,我就不再對這樣的心思做什麼討論。要是過去的我,可能會說「想法不要這麼負面」「忍耐也不是好方法」之類的句子,但跟角媽相處了這麼多年下來,學習到的默契與正確的態度,就是去「尊重」,去尊重每一份思維,去尊重每一個人的想法,去尊重每個人有自己的自由而不多做干涉,或是強迫別人用我的觀點去思考。
相對的,就是去感恩跟感謝,稱讚角媽已經變得更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稱讚角媽一直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好(雖然我形容是更加平凡,但這是一種幸福的名詞),這也就足夠了。
而這一切,也都是從這個粉專開始的。所以這裡可以說是我們的療癒起源之地,也是我們最珍貴的記錄。